手机浏览中华陶瓷网2022-02-14 责任编辑:贾凌凌 浏览数:
刘纪甫,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,花甲之年重拾面塑技艺,将民族传统技艺发扬光大,马可波罗瓷砖致敬匠心,携手设计师覃思为榜样人物打造适老新家,在南昌,有这样一位以民间面塑技艺著称的手艺人,他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纪甫。
刘纪甫,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,花甲之年重拾面塑技艺,将民族传统技艺发扬光大,马可波罗瓷砖致敬匠心,携手设计师覃思为榜样人物打造适老新家,在南昌,有这样一位以民间面塑技艺著称的手艺人,他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纪甫。

(图片来源: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,侵删)
1936年,刘纪甫出生于一个传统的手工艺人家庭,家中祖父和父亲的银器、剪纸、版画、面塑手艺远近闻名。年幼时的刘纪甫,就被这些化腐朽为神奇的民间艺术深深吸引了。但迫于生活压力,年轻的刘纪甫做过保温瓶厂工人,还做过国药厂的钳工。直到1996年退休后,刘纪甫在庙会上遇到了两位从天津来的面塑艺人,看着一个个形象逼真、惟妙惟肖的艺术品在师傅们的指尖诞生,让已到花甲之年的刘纪甫下定决心:要把祖上的面塑手艺再“捡”起来!
从庙会回到家,刘纪甫买来专业书籍,废寝忘食一头扎进对面塑手艺的研究中。从选材、备料到制作,一心钻研这门指尖上的绝活儿。在家中“闭关修炼”两个月后,刘纪甫推着自行车走上了街头。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后来众人围观,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。
红、黄、绿、紫、白、黑等各色面团,经过他的一番拉伸揉捏,就成了各式各样的人物、动物或花草。灵动的悟空、奔跑的骏马、可爱的小鸟、鲜红的玫瑰等等,无不惟妙惟肖。

(图片来源: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,侵删)
刘老的面塑作品“唐僧师徒”、“七品芝麻官”等被编写进了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;以河蚌作屏风和底座创作的“嫦娥奔月组合图”、“姜太公钓鱼图”入选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览》,刘老也获颁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、江西省民间艺术家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凭着一股牛劲儿,刘老把这项民族传统技艺加以创新、发扬光大的同时,又开始考虑如何把民族传统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,让它生生不息。
他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,成为社区“邻帮邻”便民课堂的一名志愿者,免费为居民传授剪纸和面塑技艺。

(图片来源: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,侵删)
为了取得更大的推广效果,刘老还想出了走街串巷的方式。无论是靠近省博物馆、文化氛围浓厚的新洲桥头,还是在人流量大的饭店门口、中小学校的门前,刘老对每一个地方都精挑细选,通过与人们的互动交流,赠送自己的作品,以期尽快唤起全社会最大程度的关注传统手工技艺。
他的努力没有白费,南昌大学、南大附中纷纷聘请他为特艺老师,刘老的民间技艺的推广有了更广阔的舞台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了这些传统的民间技艺并加入到了这个行列。

(图片来源:马可波罗瓷砖公众号,侵删)
本文二维码
使用手机微信“扫一扫”功能,扫描以上二维码,即可将本文发布到“朋友圈”中。
微信公众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中华建材网官方微信公众号。实时掌握最新建材行业动态,了解最实用的建材产品知识。
寒来暑往39年,一家三口接力守护“活化石”***,以匠心致敬榜样人物,马可波罗瓷砖倾力支持,打造舒适乡居。[详情]
返回品牌首页返回资讯动态首页版权与免责声明:
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
本文地址:https://marcopolo.co.chinaceram.cn/news/itemid-171553.shtml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: 中华陶瓷网
目前品牌在全国门店数量约为300-500家,并计划在空白区域继续招商
公司名称: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
加盟电话:***-880…获取联系电话
免费加盟热线: